邻鄂村村民自治与爱心企业家共筑惠民路
昔日“行路难”今朝“幸福道”
邻鄂村村民自治与爱心企业家共筑惠民路
“好,可以开始倒了!”随着第一车混凝土缓缓倾入模槽,灰白色的水泥顺着路面铺开——邻鄂镇邻鄂村的村民们纷纷围在一旁,脸上写满了期待。伴随机械轰鸣声,这条被村民亲切称为“幸福大道”的村道路,正式进入硬化施工阶段。
近日,记者在邻鄂村袁家榜(小地名)看到,施工现场一派繁忙。工人们正忙着打围边坡、运送混凝土,村民们自发来到现场,有的帮忙递工具,有的拍照留念。大家看着家门口的道路逐渐成形,笑容在脸上绽放。
多年来,由于邻鄂村地形复杂、地块交错,宅基地界限不清,道路建设长期受阻,成为群众出行的一块“心病”。“我们这个路以前没修之前,全是石旮旯,长满了茅草,反正路不通。”村民杨胜蜀回忆起过去的出行情形,仍记忆犹新。
面对这一“老大难”问题,邻鄂镇党委、政府和邻鄂村村委会将解决路径转向群众自治。镇、村两级干部多次走访入户,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,劝导协调地块纠纷,化解多年积怨。村民们的思想也逐渐统一,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。
与此同时,该村在外创业多年的杨再艾、杨爱辉两兄弟通过村委会得知道路资金短缺这一情况后,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,看到乡亲们出行不便,也主动提出义务出资30余万元修建完善这条道路。“我和杨爱辉是本地人,在外创业多年回来后看到这条路出行不方便,经过商量后决定尽一份力,把这条路修好,让全村的人出行都方便,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。”杨再艾说。
经过多方努力,这条长300米、宽5米的水泥道路已进入最后铺设阶段。邻鄂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勇介绍,工程自9月下旬启动,即将完成路面铺设,保养18天后可通车。
该条道路建成后,将惠及80余户280名群众,彻底解决当地村民“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”的出行难题,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。
从“行路难”到“幸福道”,邻鄂村这条乡村道路的建设,既是一项民生工程,更是一次基层自治与社会力量协同的生动实践。它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,更凝聚了民心,铺就了群众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。(记者 田娟)
国务院部门网站
地方政府网站
市政府部门网站
区(县)政府网站
其他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