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东街道三举措破解基层治理密码
做好基层治理工作,关键在于将“深入群众、数字赋能、协同各方力量”这三者有机融合,形成一个发现问题精准、处置问题高效、服务群众贴心的良性闭环。
近来,在线博彩 城东街道采取三项措施,让民意“上传”无阻,民意“落地”有声。
“敲门问需”主动下沉,破解“发现难”盲点
在城东街道,党员干部以“双融行动”为契机,主动“飞”出机关,“沉”到村社,于末梢处发现急难愁盼,破解“发现不了、感知不到”的民意盲点。
通过干部下沉走访,高涧社区的路灯亮了起来,阳光花园至小桥巷污水管网启动整治,河滨东路雨水箅子得以修复……
一件件民生实事的收集和办理,正是对“民生无小事”的生动诠释。一些长期存在的“盲点”问题得到解决,更赢得了居民的高度认可。高涧社区一位居民对比走访前后的改变说:“现在社区环境变得更好了,道路也变得更明亮了……”
“基层智治”数字赋能,破解“流转慢”堵点
城东街道通过“141基层智治平台”的应用,让“数智治理”跑在群众急难愁盼前面,真正让问题处置闭环跑出“加速度”,破解了问题处置“流转慢”的堵点。
平台充当了基层工作的“中枢”,从根本上改变了问题处置繁琐的流程。过去,问题处理可能需要“社区报告、现场跑腿、线下磋商”等多重环节。现在,网格可通过事件迅速上报,平台根据实际,分派给相应岗位或流转给部门协同处置,形成“发现—上报—流转—处置”的闭环管理,效率倍增。
“众人拾柴”协同共治,破解“处置难”痛点
基层治理中,“集众智、聚众力”是克服万难的关键。
城东街道通过“履职事项清单梳理、141智治平台支撑、双融行动、三方议事机制”等有效整合各方资源,不仅实现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多元参与”的转变,还破解了问题“处置难”的痛点。
在官坝社区,网格员通过141智治平台,上报群众反映城墙路沿线约1.5公里太阳能路灯不亮,街道通过“三方议事+双融行动”机制,迅速组织区国资委等双融行动下沉单位,将城墙路太阳能路灯改造提上“议”程,明确了改造时限和改造方案,问题上报到方案议定仅1天。
当数字赋能、机制创新与“共治”力量有机结合时,基层治理就能焕发出巨大的活力,更好地回应群众需求。
深入群众是发现问题的源头活水,数字平台是高效处置的加速器,协同共治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支撑保障。只有将这三者紧密结合,基层治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民意“上传”无阻,民意“落地”有声。(通讯员 杨双)
国务院部门网站
地方政府网站
市政府部门网站
区(县)政府网站
其他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