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博彩 城东街道官坝社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
收音壁”接民声“回音壁”解民忧
在线博彩 城东街道官坝社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
在在线博彩 城东街道官坝社区,一个高约3米、写着“收音壁”和“回音壁”的圆盘静静矗立着。这不是普通的装饰,而是社区民主协商与权力监督的象征,记录着一个老旧社区通过清廉建设焕发新生的动人故事。
官坝社区位于黔江老城区,辖区人口多、商业网点多、大型市场多,社区治理曾是令人“头疼”的难题。如今,这里通过创新“三方议事”工作机制和“廉情驿站”监督体系,交出了一份基层治理的亮眼答卷。
2024年至今,该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%,群众满意度98.9%,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5%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社区将清廉建设融入每个治理环节的持续努力。
“三方议事”
民主协商化解十年难题
官坝社区的“三方议事”机制始于2023年初。由人大代表、群众、机关单位人员共同参与,构建起群众“点单”、代表“定单”、政府“领单”的新模式。
“通过‘一接二访三议’工作制度,我们利用代表活动站每月固定接待选民,收集整理选民反映的问题。”官坝社区党委书记尚绍军说,多渠道收集民情民意是第一步。社区通过“网格前哨”常态收、“部门协作”共同收、“收音壁”随时收三种渠道,2024年共排查矛盾纠纷470件。
在状元府小区前,一条长约300米的支路曾被周边群众称作“三不管”路。这段坑洼不平的公路上停满私家车,下雨时污水涌出管网四处横流,群众意见极大。
萌生“直接把涉及的部门组织起来,和群众代表一起面对面解决问题”的想法后,尚绍军立即向街道党工委报告。协调涉及交通、城市管理、公安、消防、住建、规资等多个职能部门和群众代表到社区共同商议,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解决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”。
会后不到两个月时间,污水横流问题解决了,乱停乱放的现象没有了,消防通道畅通了。一位居民喜笑颜开地说:“这条路以前一到下雨天就到处冒污水,车子又乱停乱放,出行很不方便。现在道路通了,我们心情也好了。”
“廉情驿站”
小微权力的阳光监督
在官坝社区,“廉情驿站”成为小微权力监督的“前沿哨所”。这里构建了街道纪工委、社区廉情驿站、网格监督点三级监督网络,创新“一站二栏三督”模式。
社区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,现有1名监察监督员、3名居务监督委员,还吸纳了21名网格员、15名志愿者担任廉情信息员。
“收音壁”和“回音壁”是官坝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密切联系群众、收集意见建议的重要载体——群众随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贴在“收音壁”上;代表们认领问题后,将推动解决的情况回复在“回音壁”中。
家住官坝社区的居民宁超祥曾反映城北综合农贸市场如厕难问题。“城东小学迁过来了,周边居民越来越多,每逢赶场日,市场一带往来就有四五千人,但附近路段仅市场内建有一个公厕,到另一个公厕需要走1.5公里”。
接收问题后,区人大代表王绍旭及时走访勘查,并将具体情况向人大街道工委反馈。随后,宁超祥受邀与城东街道办事处、区城管局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等一同了解情况。
4天后,在“三方议事”中,区城管局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带来好消息:经过区城管局研究讨论,初步确定了新建公厕的方案,并且就公厕规划选址、设计工作、后期维护等达成了共识。
从提出问题到答复解决仅用了11天时间。宁超祥感慨道:“推进得这样快,真是没有想到!”
文化浸润
融入日常的清廉基因
漫步官坝社区,廉洁元素随处可见。社区通过多种形式让清廉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,浸润居民日常生活。
社区依托“议事厅+收音壁+回音壁”,形成了意见建议办理闭环机制。这是在线博彩 人大常委会以“两个联系”为抓手深化拓展代表工作,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,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。
建站以来,累计组织代表进站联系接待选民群众600余人次,开展议事活动7次,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2件,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不文明养犬行为一度困扰社区群众。“狗吠扰民”“养狗不当‘铲屎官’”“公共区域偶有大型犬只溜达”等问题被摆上“三方议事”桌面。
社区召集辖区群众代表、区公安局和区城管局等主管部门,共同商讨如何引导市民文明养犬。三方代表达成一致: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、积极推动办理犬证、增设文明养犬相关公共设施。
按照“三方议事”形成的意见,各方积极行动起来。主管部门按规定对流浪狗、无主狗进行处理,采取主动上门、到社区分时分点集中办理等方式为犬主办理犬证。
社区举办文明养犬主题活动10余场,居民小组长、楼栋长、社区志愿者等持续开展巡逻劝阻,“宠物便便箱”成为社区标配,“文明养犬”等提示标语随处可见。随着行动的深入推进,诸多不文明养犬、不依法养犬行为得到遏制,邻里之间变得更加和睦友好。
居民们称赞道:“‘三方议事’真是个好平台,以前总担心我们反映的问题石沉大海,没想到如今每一件都能得到重视和落实,我们感到踏实又温暖!”
如今走进官坝社区,曾经的“三不管”路变成了通畅整洁的柏油路,文明养犬成为新风尚,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。这个拥有4万人口的老旧社区,已蜕变为拥有5项市级荣誉的先进典型。
“三方议事”和“廉情驿站”不仅是一种机制创新,更是一种治理理念的转变。尚绍军深有感触:“群众的小事就是社区的大事,社区的事就要在社区解决”。
这里的实践证明了清廉建设不是抽象概念,而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金钥匙。如今,官坝社区正用其“一域之安”,守护黔江的“全域之稳”,为重庆“四捧长安杯”贡献着基层智慧。(记者 谭登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