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溪镇 清风吹散“堵心石” 实事办到心坎上
群众的笑脸,是检验工作成效最真实的标尺。连日来,黑溪镇水厂管网延伸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,一根根新铺设的管道,正将清澈的自来水引向千家万户。该项目建成后,将彻底解决辖区胜地社区5个村民小组及集镇、中村片区、桃花岛片区1430户5568名群众的饮水难题。
“看着这水管一天天铺到家门口,以后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,这心里啊,踏实又暖和。”胜地社区的向大爷看着工程进展迅速,脸上洋溢着期盼的笑容。
这仅是黑溪镇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倾力为民办实事、解难题的一个生动缩影。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黑溪镇坚持把问题解决在群众身边,以实实在在的“惠民有感”成效,推动党员干部作风持续向好,清风正气不断充盈。
精准把脉,靶向施治聚民心。镇党委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强力推进,成立领导小组、组建精干工作专班。坚持问题导向,围绕“1+5+1+16”重点整治项目,制定印发工作方案、监督检查方案,明确责任人、时间表和路线图。建立完善“周研判、月调度”工作机制,强化区镇两级联动培训指导,确保集中整治方向不偏、力度不减、尺度不松、标准不降,为惠民实事落地见效提供坚实组织保障。
一线问需,宣传发动接地气。变“被动接收”为“主动推送”,让政策宣讲沾泥土、带露珠。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全镇47个村民小组,召开“院坝会”“板凳会”42场次,用乡音土语讲清政策初衷、讲透整治决心、讲明举报途径。在集镇、村(社区)人员集中区域张贴整治公告50张,搭建“零距离”沟通平台。宣讲内容紧扣群众最关切的身边事,不讲空话套话,注重“成果即时播报”——上级部署、当前进展,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查办结果、退赔情况,第一时间在家门口通报,让群众看得见、听得懂、能监督。期间共收集群众诉求及问题175条,架起了党群干群“连心桥”。
闭环销号,惠民有感见真章。群众反映的问题,再小也是大事。黑溪镇坚持“首接负责、分类处置”原则,对走访中收集和群众当面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,无论大小,首接人员即为第一责任人,能现场解决的绝不拖延,需协调的立即启动“联席会商+限时办结”机制,明确责任主体、整改措施与完成时限,构建“收集—建档—整改—销号—回访”全链条闭环,确保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,让群众真切感受到“反映有人听、诉求有人应、困难有人帮”。
护路员心暖了:“盼了又盼的工资终于拿到手了!”通过专项整治快速响应,成功协调并发放了被拖欠的54名护路员工资共计27万元以及环卫工人工资1.1万元,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。
土地证“回家”了: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土地证问题,工作人员多方奔走核查,成功纠错并颁发新证42本。捧着崭新的红本本,苏维村村民向家会激动地说:“这证拿到手,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,睡觉都安稳了!”
用电更舒心了:聚焦民生痛点,大力实施惠民工程。不仅完成40户农村户厕改造,更着力提升用电质量,胜地社区9个台区500余户居民告别了电压不稳的烦恼。跨县域用电难题也取得突破性进展,工程进度已达50%,周边群众翘首以盼。
同时,建立“一班子成员领办一件以上实事”硬性机制,围绕水、电、路、就医、便民服务等民生关切,确定并全力推进14件重点民生实事项目。水厂管网延伸工程的快速推进,正是这一机制落地的有力印证。截至目前,通过小切口摸排、系统靶向摸排,共查找问题37个,已整改完成15个,建立长效机制2个。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,黑溪镇坚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,将整治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、用在了要处,以“零距离”宣传拉近距离、凝聚共识,以“零延时”响应快解矛盾、筑牢信任,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更让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持续提升,共同绘就出乡村和美、干群同心的生动新画卷。(通讯员 乔珊)
国务院部门网站
地方政府网站
市政府部门网站
区(县)政府网站
其他网站